什麼是統購?中小企業採購成本降低的秘訣

想降低中小企業的採購成本?「什麼是統購?」這是個好問題!簡單來說,統購就是事先與可靠的供應商簽訂長期合約,預先確定所需物料的規格、數量和價格,省去每次採購都得重新詢價、報價、議價的繁瑣流程。 這就像固定與麵包師傅訂購麵包一樣方便省事。 統購尤其適用於單價不高、規格穩定、變動小的零件,例如螺絲、螺母等。 建議在選擇供應商時,務必仔細評估其生產能力、交貨效率和產品品質,並在合約中明確條款,以保障自身權益。 記住,雖然統購能降低成本,但仍需謹慎評估風險,並做好庫存管理,才能真正發揮其效益。

這篇文章的實用建議如下(更多細節請繼續往下閱讀)

...
  1. 了解「什麼是統購」後,開始評估適合的供應商,選擇那些具備良好信譽、穩定生產能力與優質產品的合作夥伴,以建立長期的供應關係,確保物料的穩定供應。
  2. 撰寫詳細的合同條款,明確約定物料的規格、數量、價格以及交貨時間和付款方式。建議尋求法律專業人士的協助,確保合同具備法律效力,保障自身權益。
  3. 在實施統購後,定期檢視和管理庫存,避免出現過多積壓或短缺情況。同時,設立風險管理機制,應對供應商變更或其他突發事件,確保採購流程的穩定性。

可以參考 什麼是統編?創業必學的統一編號申請與活用攻略

什麼是統購?一次搞懂省錢秘訣

身為擁有15年經驗的採購經理,李明每天都在努力降低採購成本。中小企業的經營者們,是否也常常被繁瑣的採購流程所困擾?一天到晚詢價、比價、議價,卻沒有降低成本的感覺?今天,我想分享一個有效的採購工具——統購

那麼,什麼是統購?簡單來說,它是企業與特定供應商簽訂長期合約,提前約定物料的規格、數量和價格。想像一下,你不再需要每天走訪不同供應商,協商價格,而是像與信任的麵包師傅達成協議,定期獲得固定數量的麵包,並約定好價格。這就是統購的便利性與效率。

與傳統每次採購都要比價的做法相比,統購的優勢明顯。首先,它能節省時間和人力成本。如果每天需要採購數百種零部件,重複的詢價和比價將浪費大量時間,這些時間可用於更重要的業務發展。統購簡化流程,讓採購團隊能專注決策性工作,如供應商關係管理和採購策略規劃,提升整體效率。

其次,統購能降低採購成本。通過批量採購和穩定合作,企業可獲得更優惠的價格。不僅因為量大,更因為長期合作建立信任,供應商願意提供更具競爭力的價格,以維持合作。此外,穩定供應關係可降低更換供應商的風險和成本,如重新尋找、驗證產品品質和協商價格等。

不過,統購並不總是合適。根據經驗,它更適用於單價不高且規格變化不大的零件,如螺絲、螺母、標準電子元件等。這些需求穩定、變化小,適合與供應商簽訂長期合約,確保供應和價格穩定。然而,對於規格經常變更、技術快速更新或單價較高的產品,則應採用其他方式,如招標,以確保價格競爭和技術更新。

總之,統購是有效的採購策略,能降低成本並提升效率。但企業需依據實際情況,評估統購是否適合,並制定周詳的採購策略,才能真正享受統購的好處。接下來,我們將深入探討實施統購時需考慮的重要因素,如供應商選擇、合約條款、風險管理及庫存管理,助力中小企業有效運用統購,提升競爭力。

什麼是統購?中小企業採購成本降低的秘訣

什麼是統購?. Photos provided by unsplash

統購策略與請購單的整合應用

我們探討了統購及其在中小企業採購中的優勢。接下來,我們將討論如何有效整合統購策略與日常採購流程,特別是「請購單」的應用,這是統購成功的關鍵。請購單是物資採購的重要憑證,涵蓋了請購編號、部門、日期、物資名稱、規格、料號、數量等基本信息。然而,僅僅依賴請購單作為記錄工具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需要將其與統購策略結合,以發揮最大的效益。

首先,調整請購單格式以符合統購需求。傳統請購單通常記錄單一物品需求,而在統購模式下,應彙總同類或相關物品的請購需求。在請購單中可新增「統購項目編號」、「預期統購價格」、「預期供應商」等欄位,以便於追蹤和管理統購進度及成本。同時,可以利用ERP系統或電子採購平台構建完善的請購單管理系統,自動彙整請購需求,並根據統購策略生成訂單,減少人工錯誤和時間成本。

其次,重新設計請購流程,以確保各部門積極參與統購。需建立清晰的溝通機制,使各部門了解統購目標和流程,鼓勵及時提交請購需求。我們可以創建線上請購平台,便於各部門提交請購單並追蹤處理進度。此外,明確的請購審批流程要確保每項需求經過必要審核,避免重複或不必要的採購。在審批時,應以統購策略作為參考,選擇最具成本效益的方案。

第三,數據分析在統購策略中扮演重要角色。透過分析歷史請購數據,可以瞭解物資消耗狀況,預測未來需求,優化統購策略。例如,分析不同供應商的價格與品質,以選擇最佳合作夥伴。同時,還能根據消耗量制定更精準的採購計劃,避免庫存過多或缺貨。數據分析結果能反饋到請購單設計和流程優化中,形成良性循環,提升採購效率,降低成本。

最後,風險管理是統購成功的關鍵。在統購過程中可能存在供應商風險、品質風險等。我們需建立完善的風險管理機制,如多供應商策略、品質檢驗流程等,以減少風險。在請購流程中可加入風險評估環節,針對高風險物資進行特別管理。這需要結合歷史數據分析和專業判斷,制定相應的控制措施,以保障採購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總之,有效整合統購策略與請購單,需從請購單格式設計、流程優化、數據分析和風險管理多方面切入,才能釋放統購的成本降低潛力。這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企業管理者與採購部門的共同努力,建立高效、透明且具有成本效益的採購體系。

可以參考 什麼是統購?

什麼是統購?結論

透過以上詳細的說明,相信您已經對「什麼是統購?」有了更清晰的理解。統購並非萬能藥,但它確實是一種有效降低中小企業採購成本,並提升採購效率的策略。 關鍵在於企業需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審慎評估其適用性,並仔細規劃執行細節,包括供應商的選擇、合同條款的制定、風險的管理以及庫存的控制。

簡而言之,什麼是統購?它是一種預先規劃、批量採購的策略,藉由長期合作關係,獲得更優惠的價格及更穩定的供應。 然而,這需要完善的流程管理及風險意識。 成功實施統購,需要結合請購單的優化、數據分析以及有效的風險管理機制,才能真正發揮其效益,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別忘了,選擇適合的採購方式,並持續優化調整,才是降低採購成本、提升企業盈利能力的不二法門。

...

什麼是統購? 常見問題快速FAQ

統購適合所有企業嗎?

統購並非適用於所有企業及所有物料。它最適合用於單價不高、規格相對穩定、需求量較大且長期穩定的物料,例如螺絲、螺母、標準化電子元件等。 如果物料規格頻繁變動、技術更新快速或單價較高,則可能更適合採用其他採購方式,例如招標採購。 企業應根據自身實際情況評估是否適合採用統購。

實施統購需要哪些準備工作?

實施統購需要仔細評估並做好以下準備:首先,選擇可靠、信譽良好的供應商,並評估其生產能力、交貨能力、產品質量以及財務狀況。其次,制定一份完善的長期合約,明確規定產品規格、數量、價格、交貨時間、付款方式以及違約責任等,並建議尋求法律專業人士的協助。 此外,還需要建立有效的風險管理機制,以應對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例如供應商倒閉、自然災害等,以及完善的庫存管理系統,以避免庫存積壓或短缺。

統購如何降低採購成本?

統購主要通過以下幾點降低採購成本:首先,批量採購可以獲得供應商提供的更優惠的價格。其次,長期穩定的供應關係可以減少因供應商更換而產生的各種成本,例如重新尋找供應商、驗證產品品質、協商價格等。最後,簡化採購流程,減少詢價、比價、議價等環節所耗費的人力和時間成本,也能間接降低採購成本。

個人頭像照片

By 端小草

我是端小草,專注於新創事業的公司設立與營運知識。實時會計記帳事務所致力於幫助新創企業和中小型企業掌握從公司設立到日常營運所需的會計、法規和管理知識。我們的目標是提供簡單、實用的指南,讓企業主能夠輕鬆應對複雜的行政和財務管理挑戰,順利完成創業之路。聯繫:[email protected]

Related Post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