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公司後,了解「公司眷屬加保費用」的計算方式十分重要。員工的健保費負擔會根據本人和眷屬人數來計算,最多計算4人 (本人+3位眷屬)。 計算公式為「投保薪資 × 健保費率(5.17%)× 負擔比例(積數先四捨五入)×(本人 + 眷屬人數)」。例如,投保薪資40,000元,有2位眷屬,則每月健保費為319.18元。 想要更準確地計算公司眷屬加保費用,建議使用線上健保費計算器或諮詢公司人事部門。
這篇文章的實用建議如下(更多細節請繼續往下閱讀)
- 在加入公司後,請主動了解您的健保計畫,尤其是公司眷屬加保的相關細節,這能幫助您清楚掌握健康保險的費用負擔。定期查閱健保規定,確保您的眷屬適當地註冊,避免不必要的費用支出。
- 利用線上健保費計算器,實際計算您和眷屬的健保費用。透過輸入您的投保薪資和眷屬人數,您能快速獲得準確的健保費負擔金額,幫助做出更好的財務規劃。
- 如果您的家庭成員有超過三位,記得只計算三位來進行加保。這樣做不僅能有效控制健保費用,還能免去不必要的支出浪費。定期檢視您的眷屬加保情況,確保不會超出負擔的範圍。
健保費負擔金額計算
進入職場後,除了個人的健保費用外,若有眷屬依附於你的健保,計算方式將變得略顯複雜。但別擔心,只要掌握幾個關鍵要素,您就可以輕鬆計算公司眷屬加保的費用。首先,您需要知道,員工的健保費負擔是根據「本人 + 眷屬人數」進行計算的。這意味著如果員工有眷屬需要以其名義投保,眷屬人數將直接影響最終的健保費用。此外,請注意眷屬人數的上限是3人,即使有超過3位眷屬,計算時仍僅考慮3位,因此總共最多會計算4人的健保費。
那麼,員工需要自己負擔的健保費計算公式是什麼呢?
投保薪資 × 健保費率(5.17%)× 負擔比例(四捨五入)×(本人 + 眷屬人數)
舉例來說,若員工的投保薪資為 40,000 元,並且擁有2位眷屬,那麼其所需負擔的健保費計算方式如下:
40,000 元 × 5.17% × 7.58%(負擔比例)× (1 + 2) = 319.18 元
這意味著,該員工每月需要支付319.18元的健保費,其中涵蓋了他本人及兩位眷屬的健保費用。掌握這些計算要素,讓您的健保費負擔變得清晰透明。
健保眷屬依附負擔費用適用於哪些人?
健保眷屬依附負擔費用專為受雇者(如上班族、公教人員、軍人)設計,以便他們能為配偶、未婚子女(未滿20歲或身心障礙者)及其他直系親屬繳納健保費用。雖然這些親屬並不參與工作,但仍可享有依附在主投保者健保下的各項福利,包括就醫、住院及藥費報銷等。然而,並非所有親屬均符合依附加保的資格,以下是幾種主要的適用對象:
- 一般民營及公營事業員工: 適用於在各類公司、工廠或商店工作的員工,這些員工的配偶、未婚子女(未滿20歲或身心障礙者)及父母都可享有依附健保的權益。
- 機構勞工: 商業機構員工,例如醫院、學校、社會福利機構的員工,其近親也可以依附其健保保障,享受健康服務的福利。
- 公教人員: 政府機關及公立機構的工人,包括教師和醫生,其直系親屬皆有資格依附在公教人員的健保計劃下。
- 私立教職員: 在私立學校工作的教師及職員,也可將其配偶及子女的健保費用納入依附加保的範疇。
- 志願役軍人: 服兵役的志願軍人,其配偶、未婚子女及父母等也可享善健保的依附資格。
須留意的是,雖然上述各類職業均可為其親屬辦理依附加保,但各投保單位的負擔金額以及政府提供的健保補助範圍卻有所不同。一般民營和公營事業的員工、機構勞工、公教及私立教職員的投保單位,皆會承擔部分健保費用,同時享有政府的補助。然而,志願役軍人的眷屬健保費用則由國防部全額負擔,而政府不再提供任何補貼。因此,在考慮依附加保之前,了解自身的具體情況和相關規定尤為重要,以便準確評估自己的健保費用負擔。
公司眷屬加保費用. Photos provided by unsplash
誰可以依附加保?
想要為家人增添健保保障的第一步,是確定他們是否符合「依附加保」的資格。根據健保署的規定,若一名被保險人擁有三位以上的眷屬,則仍然僅需計算三位眷屬的健保費。此外,當眷屬中有兩位或以上已擁有保險時,可以選擇保費較低的保險方案來進行投保。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依附加保」不能隨意要求,只有特定的三種身份且無職業的人,才能以眷屬身份依附被保險人進行加保,而首位者將以配偶和最近親的優先順序來計算:
- 配偶:無論是透過異性或同性婚姻,依法登記的夫妻均可依附加保,只需要滿足結婚的法律條件即可。
- 未滿20歲之子女:包括未婚、且未滿20歲的親生子女、養子女、繼子女、收養子女,以及未滿20歲的孫子女和曾孫子女等直系血親。
- 無行為能力之直系尊親屬:涵蓋父母、祖父母及曾祖父母,這些直系血親必須滿足「無行為能力」的定義,如身心障礙者或年長者,無法自理生活或工作。
需要特別留意的是,若眷屬本身已經有工作或参与職業工會,即使他們符合上述的依附資格,也不能透過眷屬身份來參加保險。舉例來說,如果一位已婚女性持有工作並參加勞工保險,她就無法以其丈夫的身份加入健保。在這種情況下,她需要自行投保或考慮其他選擇,如加入職業工會以獲得健保保障。
資格 | 說明 |
---|---|
配偶 | 無論是透過異性或同性婚姻,依法登記的夫妻均可依附加保,只需要滿足結婚的法律條件即可。 |
未滿20歲之子女 | 包括未婚、且未滿20歲的親生子女、養子女、繼子女、收養子女,以及未滿20歲的孫子女和曾孫子女等直系血親。 |
無行為能力之直系尊親屬 | 涵蓋父母、祖父母及曾祖父母,這些直系血親必須滿足「無行為能力」的定義,如身心障礙者或年長者,無法自理生活或工作。 |
眷屬該付多少保費?
在計算眷屬的保費時,我們可以看到,從第一類到第三類的受保者,其本人和眷屬的負擔比例是一致的。因此,為眷屬繳納的保費將與本人相同。舉例來說,假設你屬於第一類受僱者,每月薪資為 45,000 元,那麼你需支付的保費為 749 元,而你的兩位眷屬也將繳納相同的金額。這意味著,如果你有 2 位眷屬,則每個月的總保費將達到 749 元 x 3 = 2,247 元。
相對而言,第四類和第五類受保者則由政府承擔保費,且只能針對本人收費。這意味著,即使你作為第四類的農漁民擁有三位眷屬,你也不需要為他們支付任何保費。
然而,在第六類的「無職業榮民或榮民遺眷家戶代表」中,本人與眷屬的負擔比例有所不同。這類受保者的本人需繳納的保費為 749 元,而眷屬則為 474 元。假如你是第六類的無職業榮民,擁有 2 位眷屬,則月保費的總計為 749 元 + 474 元 x 2 = 1,697 元。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所述的計算方式僅為一般情況,實際的眷屬保費負擔比率可能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例如眷屬的年齡、職業等。因此,建議你詳讀健保局的相關規範,從而準確計算出眷屬的保費,減少可能的負擔。
公司眷屬加保費用結論
了解公司眷屬加保費用計算方式,有助於您準確掌握個人和家庭的健保費負擔。本文詳細說明了公司眷屬加保費用計算的公式、適用對象和保費負擔比率,讓您更清楚地掌握健保費的構成,並做好預算規劃。
建議您定期檢視自己的公司眷屬加保情況,確保依附加保的眷屬符合資格,並利用線上健保費計算器或諮詢公司人事部門,以了解最新的健保費計算方式。
掌握公司眷屬加保費用的計算秘訣,不僅能讓您省心省力,更能有效控管個人和家庭的健保支出,為您的財務規劃增添一份保障。
公司眷屬加保費用 常見問題快速FAQ
若我有多於3個眷屬,健保費要怎麼計算?
健保費計算最多只會以「本人 + 3位眷屬」來計算。即使您擁有超過3位眷屬,也不需要支付額外的健保費。這表示,即使您有4個或更多眷屬,健保費的計算依然只會以4人的總額來計算。
公司眷屬加保費用如何計算?
公司眷屬加保費用計算方式如下:
投保薪資 × 健保費率(5.17%)× 負擔比例(四捨五入)×(本人 + 眷屬人數)
舉例來說,若員工投保薪資為40,000元,有2位眷屬,則每月需負擔的健保費用為:
40,000元 × 5.17% × 7.58%(負擔比例)× (1 + 2) = 319.18元
如果您想要更準確的計算,建議您使用線上健保費計算器或諮詢公司人事部門。
我如何知道哪些親屬可以依附我的健保?
符合依附加保資格的眷屬包括:
- 配偶: 符合結婚登記的配偶。
- 未滿20歲子女: 未婚且未滿20歲的子女,包括親生子女、養子女、繼子女、收養子女以及未滿20歲的孫子女和曾孫子女。
- 無行為能力直系尊親屬: 包括父母、祖父母及曾祖父母,且必須符合「無行為能力」的條件,例如身心障礙者或年長者。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您的眷屬本身已經有工作或參與職業工會,即使他們符合上述的依附資格,也不能透過眷屬身份來參加保險。例如,如果您已婚的配偶有工作並參加勞工保險,則她無法以您的身份加入健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