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薪假定義:完整教學!教你如何應對減班休息,維護自身權益

無薪假定義:完整教學!教你如何應對減班休息,維護自身權益

「無薪假定義」指的是雇主因經營狀況不佳或不可抗力因素,與員工協商後,讓員工暫時休假,並減少或停止發放薪資的措施。簡單來說,就是公司暫時沒辦法支付你的薪水,需要你休假一段時間,但你還是公司的員工,只是沒有薪水。

實施無薪休假需要雇主事前與員工充分溝通協商,說明實施的原因、時間和相關條件,並取得員工同意。雇主也必須提出合理的理由,例如公司經營困難或受到自然災害、疫情等不可抗力因素的影響。

『雙買+小台』

無薪假期間,員工仍然享有勞健保、勞退等法定權益,雇主應依法為員工繳納相關費用。但是,無薪假期間的工資計算方式,則要依據勞動契約或工作規則的規定,若沒有約定,則應依法發放最低基本工資。

建議:若你面臨無薪假,務必與雇主確認相關細節,例如休假期間、工資計算方式、以及勞健保、勞退等權益保障。建議保留好所有溝通記錄,例如協商內容、簽署的文件等,以備不時之需。如果對於無薪假有任何疑問,建議諮詢專業的勞動法律師,以保障自身權益。

這篇文章的實用建議如下(更多細節請繼續往下閱讀)

  1. 充分了解無薪假的法律依據:在面臨無薪假情況時,員工應主動了解相關法律規定,尤其是《勞動基準法》第41條,確認雇主是否有合法原因實施無薪假。了解法律能幫助員工判斷雇主的做法是否正當,並確保自身的權益不被侵害。
  2. 與雇主進行詳細溝通:面對無薪假提議,員工應要求雇主清楚說明無薪假的原因、實施期間及薪資計算方式等細節。記錄所有協商過程和結果,並保持書面證據,如電子郵件或正式文件,以備日後可能的爭議。
  3. 確保權益保障不受影響:雖然無薪假期間不發薪資,但員工仍應確認雇主是否確保勞健保、勞退等法定權益的繳納不受影響。若有疑問或發現侵權行為,應立即諮詢專業的勞動法律師,以保障自身的合法權益。

可以參考 勞保投保薪資最高限額大揭密:2024年完整指南,高效掌握勞保權益!

無薪假定義:實施「無薪休假(減班休息)」注意事項

「無薪假」,也被稱為「減班休息」,是指在企業因經營狀況不佳或遭遇不可抗力因素(如自然災害或疫情)而無法支付薪資時,雇主與員工協商後,暫時性地讓員工休假並停止或減少薪資的措施。需要強調的是,無薪假並非單方面的決定,其實施必須遵循法律規範,並且經過雙方充分協商達成共識。

以路易為例,他是一位在北部某飯店擔任西餐主廚的員工。近期,由於「武漢肺炎」的影響,來台旅遊的人數大幅減少,這導致了路易任職的飯店客源減少至平常的十分之一。在某次下班後,路易的主管告訴他,飯店希望能與員工們協商實施無薪假,以因應減少的收入。這樣的情況下,路易有權利了解飯店的具體原因、無薪假的期間以及薪資計算的方式,這些都是保障他自身權益的重要資訊。

在這種情境中,即便飯店的做法看似合理,路易依然應該確保與雇主進行充分的溝通,釐清所涉及的具體條件與權益,以確保自身能在面對無薪假時有效維護自己的權益。

接下來,我們將深入探討有關無薪假的法律依據、實施條件、工資計算方式及勞工權益等關鍵議題,以幫助您在面對這樣的職場挑戰時,知曉自己的權利,從而更有效地應對可能的困境。

減班休息期間的勞動權益

儘管減班休息是勞資雙方協商的結果,但勞工仍需了解自身的權益,以避免在這一期間遭受不公平的待遇。以下是一些在減班休息期間勞工應特別注意的要點:

  • 勞動契約的持續有效性:減班休息並不意味著勞動契約的終止。勞工仍在勞動契約的約束之下,而雇主也必須履行相應的責任。因此,即使在減班休息期間,勞工仍然享有根據勞動基準法所賦予的各項權利,包括工資、休假和勞工保險等。
  • 勞健保的持續投保:在減班休息期間,勞工的勞保和健保應持續保持投保狀態。根據主管機關的指導,勞資雙方可以根據實際支付的工資進行勞保金額的調整。然而,調降勞保投保薪資可能會影響職災傷病的給付,因此若在減班期間發生職災,雇主可能會減少相應的職災給付。健保和新制勞退金則應按原申報薪資級距繼續維持。
  • 平均工資的計算方式:減班休息期間不計入平均工資的計算。若在此期間出現需要基於平均工資計算的情況,例如資遣或退休,則應向前補齊六個月的工資數據,以便於正確計算。
  • 兼職工作規範:在減班休息的期間,勞工可於不影響勞動契約履行及在職訓練的情況下進行兼職。然而,由於勞動契約依然有效,勞工需要遵守保護企業機密的義務,以避免因兼職行為對企業利益造成損害。
  • 假別權益的行使:減班休息並不影響勞工的請假權益,因此在出勤義務期間,勞工仍可請求使用各類假別,如事假、病假及產假等。需要注意的是,隨著減班休息期間免出勤日數的增加,勞工的請假需求可能有所降低。

在減班休息期間,勞工應主動與雇主進行溝通,確認自身的權利,並妥善保存相關文件,以便於未來維護自身的權益。如有任何疑慮,建議諮詢專業的勞動法規專家,以確保自身的權益不受損害。

無薪假定義:完整教學!教你如何應對減班休息,維護自身權益

無薪假定義. Photos provided by unsplash

實施「無薪休假(減班休息)」注意事項

「無薪休假(減班休息)」並非法律術語,也不是雇主隨意行使的權利。當經濟不景氣導致公司停工時,雇主仍需依法支付工資。根據勞動部發布的「因應景氣影響勞雇雙方協商減少工時應行注意事項」,在面臨經濟困境時,雇主可以考慮與員工協商透過無薪休假來減少工時,從而避免裁員,減少對社會的負面影響。

那麼,公司是否可以以防疫或輪流出勤為理由實施無薪假呢?如果雇主因經營風險採取自主停業或輪流出勤,員工雖然不需要上班,但是雇主仍需履行支付工資的責任。若因主管機關的疫情警戒措施不可避免地影響到業務運行,雇主則可考慮在與勞工達成協議的前提下,正式通報並實施無薪休假(減班休息)。

至於以淡季為理由免費假期,雇主必須遵循以下三個準則:

  • 必須與勞工協商:雇主需與員工進行充分的協商,並取得員工同意,才能啟動無薪休假(減班休息)的計劃。這一過程中,建議將談判結果以書面記錄,避免出現未來的爭議。
  • 必須有正當理由:雇主必須提出合理的理由,如營運不佳或淡季收入下降,才能要求員工無薪休假,不得以個人主觀判断強迫休假。
  • 必須保障勞工權益:在實施無薪休假(減班休息)期間,雇主需要保障員工的基本權益,例如:
    • 持續繳納勞健保:雇主必須繼續為勞工繳納勞健保費,無論無薪假期間仍需履行此責任。
    • 保留職位:雇主需要確保員工的職位不會因無薪假而被解雇,應尊重員工的工作保障。
    • 提供適當的補償:雇主可考慮提供一些補償措施,例如:
      • 生活津貼:為了減輕員工的經濟壓力,雇主可發放生活津貼。
      • 職涯輔導:為了幫助員工應對未來的就業挑戰,雇主可以提供職涯輔導和技能提升的課程。

最後,雇主在實施無薪休假(減班休息)時,務必遵循相關法律規定,並加強與勞工的溝通與協商,以保障員工的權益,降低勞資糾紛的風險。

實施「無薪休假(減班休息)」注意事項
項目 說明
法律地位 「無薪休假(減班休息)」並非法律術語,雇主需依法支付工資。
適用時機
  • 經濟不景氣導致公司停工
  • 經營風險採取自主停業或輪流出勤
  • 主管機關的疫情警戒措施影響業務運行(需與勞工達成協議)
淡季休假 必須遵循以下準則:

  • 必須與勞工協商:取得員工同意,並將談判結果以書面記錄。
  • 必須有正當理由:例如營運不佳或淡季收入下降。
  • 必須保障勞工權益:
    • 持續繳納勞健保
    • 保留職位
    • 提供適當的補償:
      • 生活津貼
      • 職涯輔導
注意事項
  • 遵循相關法律規定
  • 加強與勞工溝通與協商

為什麼公司會放無薪假?

在近年來,無薪假已成為企業應對經營挑戰的一種常見策略,甚至連那些營業額穩定增長的公司也會效仿這一措施。這一現象背後,反映出勞動條件日益惡化的潛在危機。許多員工開始擔心,未來在業務旺季中,企業會施行「責任制」,以減少新增員工的需求並迴避加班費,到了淡季,又會利用「經濟不景氣」的藉口實施無薪假,實際上是變相減薪。即使企業的經營狀況良好,無薪假也可能成為常態。此時,當勞動力市場出現供過於求的情況,勞方更難向資方爭取優渥的勞動條件,形成一種惡性循環。

企業放無薪假的動機是多方面的,主要可以總結為以下幾點:

  • 成本控制: 這是最普遍的理由之一。當企業面對營運壓力或市場競爭激烈時,無薪假被視為降低人力成本的一種方法,以達到維持盈利或避免虧損的目的。不過,這樣的措施往往會讓員工的士氣受到影響,甚至影響整體的生產效率。
  • 淡季調節: 一些行業,例如旅遊業和零售業,往往存在明顯的淡旺季。在淡季期間,由於訂單減少和銷售下滑,企業可能面臨人力閒置的問題,因此選擇無薪假作為一種成本控制手段。
  • 責任制推行: 隨著企業推行責任制,期望員工能更自主地管理工作時間,提升工作效率。然而,這種做法卻可能成為企業迴避支付加班費的工具,進而延長工作時間,壓縮員工的休息時間,使勞動條件惡化。
  • 策略性調整: 有些企業在進行組織調整、業務轉型或裁員之前,可能會選擇無薪假來觀察員工的反應,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裁員的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企業透過無薪假來短期降低成本,但這樣的決策也可能帶來負面影響,包括員工士氣下降、生產力降低以及人才流失。因此,企業在考慮施行無薪假時,應全面評估各種影響,並與員工展開充分的對話,以減少勞資雙方的損失。

無薪假對勞工權益的衝擊

無薪假對於勞工的權益影響深遠,因此雇主在實施此措施前,應仔細檢討公司的用人成本結構。建議優先考慮減少公司高層如負責人、董事、監察人及高階經理人等的福利和分紅。若能優先調整高階主管的福利,基層勞工將更能接受無薪假帶來的影響,從而增加措施的公平性及可接受性。遵循公平性和平等原則,企業必須在「對象的選擇」和「實施的方式」上做到公正;對於同一職等和薪資的勞工,減薪幅度應一致,特別是低薪階層的員工,其基本生活需求必須得到保障。此外,所有全時勞工的月薪不得低於基本工資。以2021年為例,實施無薪假後,全時勞工的每月工資不得低於24,000元;時薪制勞工則需依據實際出勤時數計算,且每小時薪資不可低於160元。

實施無薪假可能使勞工面臨多重挑戰:

  • 收入減少: 無薪假期間,勞工的收入會驟然下降,隨之而來的經濟壓力,可能會對生活品質造成影響。
  • 工作技能退化: 長時間的無薪假會讓勞工失去提升技能的機會,從而影響其未來的就業競爭力。
  • 心理壓力增加: 收入的不穩定與缺乏工作安全感,會導致勞工感受到增強的心理壓力,並可能影響身心健康。
  • 職業發展受阻: 在無薪假期間,勞工可能會缺失學習新技能或累積工作經驗的機會,這將有損其職業前景。
  • 社會福利減少: 無薪假可能導致勞工喪失某些社會福利保障,例如健康保險和勞工保險等。

因此,雇主在決定實施無薪假之前,必須充分考慮到勞工的權益,並與勞工進行深入溝通,以獲得共識,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負面影響。此外,雇主也應主動協助勞工開拓其他就業機會,以及提供相關的職業培訓,幫助勞工緩解無薪假所帶來的衝擊。

可以參考 無薪假定義

無薪假定義結論

無薪假,也稱為減班休息,它是一種勞資雙方協商的結果,並非單方面決策,實施過程也需符合相關法律規範。在實施無薪假時,雇主需要充分溝通,說明實施的理由、時間和條件,並取得員工同意。同時,也要確保員工在無薪假期間仍然享有勞健保、勞退等法定權益。

雖然無薪假是企業在面臨經營困難時的一種應對策略,但對於員工來說,無薪假可能帶來收入減少、工作技能退化、心理壓力增加等負面影響。因此,雇主在實施無薪假前,應盡可能保障員工的權益,減少對員工生活的負面衝擊。同時,員工也應該了解自身的權利,並積極與雇主溝通,確保自身權益不受損害。

無論是雇主還是員工,都應該清楚了解無薪假定義及相關規定,在面對無薪假時,才能更加理性地思考和處理問題,維護自身權益,避免勞資糾紛的發生。

無薪假定義 常見問題快速FAQ

無薪假期間,員工的勞保和健保會怎樣?

在無薪假期間,員工的勞保和健保應持續保持投保狀態。根據主管機關的指導,勞資雙方可以根據實際支付的工資進行勞保金額的調整。然而,調降勞保投保薪資可能會影響職災傷病的給付,因此若在減班期間發生職災,雇主可能會減少相應的職災給付。健保和新制勞退金則應按原申報薪資級距繼續維持。

雇主可以強迫員工休無薪假嗎?

雇主無法強迫員工休無薪假。實施無薪假需要雇主與員工進行充分的協商,並取得員工同意。雇主應提出合理的理由,例如公司經營困難或受到不可抗力因素的影響,並與員工討論休假期間、工資計算方式、以及其他相關事宜,並以書面形式記錄協商內容。如果員工不同意,雇主不能強迫員工休無薪假。

無薪假期間,員工可以做兼職工作嗎?

在無薪假期間,員工可以於不影響勞動契約履行及在職訓練的情況下進行兼職。然而,由於勞動契約依然有效,員工需要遵守保護企業機密的義務,以避免因兼職行為對企業利益造成損害。在進行兼職工作前,建議與雇主進行溝通,確認相關規定和注意事項,避免未來產生糾紛。

個人頭像照片

By 端小草

我是端小草,專注於新創事業的公司設立與營運知識。實時會計記帳事務所致力於幫助新創企業和中小型企業掌握從公司設立到日常營運所需的會計、法規和管理知識。我們的目標是提供簡單、實用的指南,讓企業主能夠輕鬆應對複雜的行政和財務管理挑戰,順利完成創業之路。聯繫:[email protected]

Related Post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